84農業(yè)網

地區(qū):安徽|北京|重慶|福建|甘肅|廣東|廣西|貴州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吉林|黑龍江

地區(qū):江蘇|江西|遼寧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上海|四川|天津|西藏|新疆|云南|內蒙古

行業(yè):養(yǎng)豬|養(yǎng)牛|養(yǎng)羊|養(yǎng)兔|養(yǎng)魚|養(yǎng)雞|養(yǎng)蛇|養(yǎng)鵝|養(yǎng)鴨|養(yǎng)龜|養(yǎng)蝦|養(yǎng)蟹|養(yǎng)鹿|養(yǎng)蠶|黃粉蟲

行業(yè):水稻|玉米|花生|小麥|大豆|茶葉|棉花|油菜|鵪鶉|牛蛙|黃鱔|泥鰍|蚯蚓|養(yǎng)驢|養(yǎng)蠅蛆

當前位置:首頁 > 技術中心 > 經濟作物 > 茶葉種植技術

茶樹樹冠管理

84農業(yè)網   時間:2018-03-14    作者:佚名    來源:網絡整理

1.茶樹修剪

茶樹修剪是樹冠管理中的一項重要措施。修剪包括幼齡期的定型修剪、成年茶園的輕修剪和深修剪、衰老茶園的重修剪和臺刈。

(1)茶樹幼齡期的定型修剪:

在茶樹幼齡期進行3~4次定型修剪,可抑制幼齡茶樹主干的頂端優(yōu)勢,促進腋芽萌發(fā),增加骨干枝數量,迅速形成健壯的具一定高幅的采摘面。

①第一次定型修剪在扦插苗移栽后進行。當移栽苗高達25厘米以上時,在離地面15~20厘米處留1~2個分枝,剪去頂端新梢.部分茶苗高度不足25厘米時,可留到5月中旬。修剪工具宜用鋒利的整枝剪逐株修剪。只剪主枝,不剪側枝,剪口要平滑,剪后留柄宜短。

②第二次定型修剪:一般在翌年春茶萌動前的2月下旬~3月上旬進行。肥水管理條件和生長勢比較好的茶苗,也可在旱季結束后的10月前后進行。

用整枝剪在第一次定型修剪的剪口上提高15~20厘米,剪去上部枝梢,剪后茶樹高度為30~40厘米。修剪時注意剪去內側芽,保留外側芽,以促使茶樹向外分枝伸展,同時剪去根頸處的下垂枝及弱小分枝。

③第三次定型修剪:在第二次定型修剪一年后進行,若茶苗生長勢旺盛也可提前。用籬剪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0~15厘米,即離地面40~55厘米處水平剪除上部枝梢,并用整枝剪將根頸和樹蓬內的下垂枝、弱技剪去,促進骨干枝正常生長。

通過三次定型修剪后的幼齡茶樹,可形成樹高40~55厘米、樹幅60~100厘米,具有一定數量的、粗壯的骨干枝層,然后采用“春、夏茶打頂輕采,蓄枝養(yǎng)蓬”的技術措施。秋茶后進行輕修剪,即在上次剪口上提高5~10厘米,用籬剪剪成平頂形或略帶弧形。經過兩年打頂輕采養(yǎng)蓬,在茶樹高達60~80厘米,樹幅達100厘米以上時即可正式投產,進行成年茶樹修剪管理。

(2)成年茶樹的修剪:

成年茶樹需每年進行一次修剪,以保證茶樹不斷萌發(fā)生長較粗壯的新梢。

①輕修剪每年進行一次,一般在秋茶停采后的10月中下旬~11月上中旬進行,但封園較晚的茶園和有凍害的山地茶園,則宜在春茶前進行,且宜早不宜遲,以免推遲春茶開采期,影響春茶效益。為了控制采摘面,促使茶樹發(fā)芽整齊,提高產量、鮮葉品質和采茶工效,―般用籬剪在原有剪口上提高3~5厘米,修剪宜輕不宜重,否則會推遲春茶開田期,造成春茶減產。

②深修剪:每隔3~5年進行一次深修剪,通過深修剪適當降低樹勢,剪除樹冠面上細弱的生產枝,培養(yǎng)健壯樹勢,提高育芽能力。深修剪一般在秋茶結束后進行,為了減少當年經濟損失,也可在春茶結束后進行。用籬剪或修剪機剪去樹冠上部10~15厘米處的細弱枝條,再用整技剪清除茶蓬中的弱枝、病技、枯枝及下垂枝。

2.茶樹的采摘

合理采摘是茶葉獲得穩(wěn)產、高產、優(yōu)質的重要措施之一。合理采茶就是要根據茶樹品種、氣候條件、樹齡、生長勢及不同肥培水平等因素,結合市場需求采摘茶葉,采茶和留養(yǎng)結合,既收茶葉,又能保證茶樹正常生長,達到持續(xù)高產優(yōu)質的目的。

(1)幼齡茶樹的采摘:

在正常肥培管理條件下,經過兩次定型修剪后幼齡茶樹,在春茶后期樹高可達45厘米以上,經過第三次定型修剪,茶樹高達60厘米左右,均可采用“打頂留葉”的方法采荼。其采留標準是春茶留二、三葉,采一芽一、二葉;夏茶留二葉,采一芽一二葉;秋茶留一葉,采―芽一、二葉。在幼齡茶樹采摘過程中應注意“采頂養(yǎng)邊、采高養(yǎng)低、采密養(yǎng)稀”的原則。經過三次定型修剪和打頂留葉采摘后的幼齡茶樹,在樹高達60~80厘米,樹幅達130厘米左右時,即可用成年樹采摘措施管理。

(2)成年茶樹的采摘:

成年茶樹應堅持“以采為主、采留結合、及時開采”的原則,才有可能在較長時間內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。春茶采名優(yōu)茶原料,多為單芽,一芽一葉初展或一芽一葉展,如有5%達到開采標準時即可采茶。采名茶要求原料細嫩勻整,一般采摘一芽一葉初展、一芽一葉展或采單芽。大宗紅條茶、綠茶、紅碎茶要求原料為中等嫩度,一般以采一芽二、三葉為主及采嫩的對夾葉。打油茶和六堡茶則要求采基本成熟的新梢和對夾二至三葉。一般可采用“全年留魚葉”或“春、夏茶留魚葉,秋茶留一葉,及時、分批、按標準采留”的方法采茶。

(3)機械采茶:

近年來,在我國大型茶場推廣試用的采茶機,有雙人擔架式、機動型、螺旋滾刀切割式采,茶機及水平旋轉刀切割式采茶機兩種。這兩種采茶機的采摘質量好,操作方便,能適應各種地形的茶園作業(yè),比手工采茶提高工效約10倍。在試用推廣采茶機采茶的茶園,其肥培措施也需適當加強。

(4)鮮葉管理:

采下的鮮葉及時運到茶葉加工廠,經專人驗收后盡快攤放在清潔蔭涼的室內。運送鮮葉的容器采用透氣性好、清潔的竹編筐,筐的容量以50~100千克為宜,運送途中避免擠壓,減少損傷。一般要求鮮葉采摘后4小時內就要進廠,萬一不能及時送到茶廠,一定要避免日曬雨淋,并在干凈通風處攤放保鮮,然后盡快送往加工廠。

84農業(yè)網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,如有侵犯,請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。另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站無任何關系,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。84農業(yè)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,不以盈利為目的,84農業(yè)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,僅作為參考。

精彩圖片

閱讀排行榜